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公司新闻 - 正文
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聚力量谱新篇 ——中山市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十年回顾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22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伟大时代引领奋进,巨浪奔腾滚滚向前。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自中山市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以来,在武汉大学资产公司党委(原武大产业党委)领导下,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履职尽责、主动担当、坚持创新,把党建融入分中心建设、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孵化企业等各项工作中,敢闯敢试,积极探索校地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建设新模式,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新途径,着力破解工作难点堵点,切实将党组织覆盖到底,服务触角延伸到底,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事业不断前进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图片 3.png

图片 4.png

图片 2.png

搭建平台党员教育抓落实

不畏艰难,创造条件。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也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十年前,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最初一批入驻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高校,面对的是从零开始的环境和前景不明的成果转化道路。分中心是四个学校在中山设立的机构中第一个提出、也是多次建议搭建党员平台的,这不仅是为了完善平台建设,也是为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终在武汉大学原产业党委、资产公司党委、中山市科技局、中山火炬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共同推动下建立中共中山装备制造业孵化平台支部。支部成立后,不断吸纳人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为平台注入新的力量。

图片 8.png

深化内容,活化形式。分中心在党员教育方面狠抓落实,党员非紧急工作不得缺席支部学习活动,坚持把党建学习作为促进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今年分中心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运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事迹报告、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质量。

披荆斩棘科转路上显担当

敢于担当,深化改革。在党建引领下,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做成果转化探索道路的排头兵。十年前,为落实学校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全面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分中心主任为运营团队核心成员的科转人,来到中山市成立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当时各校校地合作的驻外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将教育培训纳为工作重点,经过激烈和深入讨论后,大家决定选择一条风险与挑战、机遇与困难并存的道路,否定了安逸的存在旧方式、选择了探索的发展新路径。分中心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深化改革,根据产业痛点展开成果转化工作,主方向定位为引入成果——孵化企业,主动承担科技型企业创业难、风险大、盈利慢的各种阻力,主动承担投资大、收益薄的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孵化企业做最坚实的后盾。分中心成立后与中山市各级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展开全面合作,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各类技术转移工作,学校于2012年被中山市授予产学研合作奖,分中心于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山市新型研发机构,2017年被评审认定为中山市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企业孵化、项目研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图片 5.png

探索方法,规范建设。分中心成立至今,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保证了分中心始终具有科学严谨性、规范组织性和严明纪律性。分中心通过将科研与组织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并固定下来,从根本上确保分中心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调整分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员工言行、确保分中心内部活动有序开展发挥了根本性作用。科学有效的制度化使组织坚强有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分中山与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工作贡献力量。在分中心管理制度中,“爱党爱国、爱校爱岗、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积极上进、崇尚创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待人礼貌、豁达明理”作为员工行为准则是其建设的首位。使员工形成自觉意识,起到规范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习惯的效果。行为准则是组织文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整体提高员工基本素养,为组织文化达到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党建工作的引导下,分中心立足于自身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敢于正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去应对问题。分中心至今已在分中心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五大模块中制定、《廉洁管理办法》、《定编定岗定责方案》、《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科技专项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与运行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员工行政人事管理制度》等20余项制度,在探索成果转化中做到规范化管理,为一切工作打基础,做保障。

牢记初心,永不止步。分中心根据自身优势,不忘初心一直坚持科技成果及产业化工作,即在中山引入和孵化科技成果、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成立新的公司实体,同时也致力于支持中山市现有优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截止到2021年,分中心创办和孵化企业22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在孵企业年销售收入总计约10000万元。但奋斗精神是我们党深入骨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十年取得的成就是对探索过程的肯定,始终明白要战胜未来各种困难险阻就需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永不止步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方法、新模式。这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在如此大环境下分中心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用好校地资源,继续孵化企业做好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升级,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

坚定创新党旗引领建新功

科学规划,提升高度。实施“十四五”规划,明晰战略目标与操作路径,开启重塑肌理、迭代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长征”。通过解读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我国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必须坚持用科技创新来辅助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就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技术转移中心就需要将学校研发目标或者研究成果与产业加以配合。“十四五”期间分中心将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做好“保存量”的同时,做好“促增量”工作。2021年分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众创空间已获批广东省众创空间备案,将在“十四五”期间建立一个集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交流培训、项目推介、市场推广、融资投资、人才引进、专业服务、优质基础设施于一体的众创平台,为中山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同时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指引方向。2021年分中心还获批多域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科研能力建设项目和水处理与回用功能材料及产品实验室科研能力建设项目,实验室的建成将标志分中心的研发能力的升级,更好帮助孵化企业和众创空间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在“十四五”初期做好准备,通过众创空间、实验室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为产业化赋能。

图片 6.png

艰苦奋斗,助力转型。面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挑战和机遇,分中心继续践行初心使命,履行职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凝聚智慧,守正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助力中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学校条件、地方需求结合“十四五”科技前沿领域攻关规划及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规划,将人工智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设定为重点发展领域核心,聚焦所有资源。力争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一条龙服务模式:由众创空间平台引入优质团队,在实验室平台开展研发工作,科技创新园中孵化企业、开展产业化工作,力争实现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质和量的大突破。预计新增孵化企业20家,新增8-10家为高新企业,其中1-2家销售过亿、达到上市条件,孵化企业总产值,五年累计达到30000万元;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分中心在职人员累计将达20人,柔性引进人才200人,引进高端人才10人;重点引进高校优质资源及技术创新的项目,累计10项;研发平台方面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建设省市、国家创新平台,为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服务企业500家以上。

图片 7.png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十四五”已启航,分中心作为年轻人为主力军的平台,人才方面,特别是党员应做到有理想有担当,这样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要敢于树立远大目标,将成果转化工作放到志向的高度,保持勤勉的态度去工作,并且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分中心的工作会有各方面的阻碍,要在困难面前撑得住,在挫折面前顶得住,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上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党员尤其要加强党性修养,工作要落到实处,不能浮于表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梦人,要始终坚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思想理念,分中心员工应抱有技术转移工作的理想抱负坚持奋斗,在党的引导下攻克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在这一片“战地”上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

百年征程正当时,波澜壮阔开新局。中山市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履行好学校赋予的职责,全力推进武汉大学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发展步伐,努力为我校技术转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电话:027-68778353,68778262         电子邮箱:00008606@whu.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87号    邮政编码:430074        

武汉大学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330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